
- 二条城:京都皇家杰作的漫步指南
- 探访京都的二条城,这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本完整指南涵盖从京都站轻松乘坐巴士到达的方法、壮丽的二之丸御殿,以及穿越数百年武士历史的两小时详细行程。
最后更新:
德川家康修建的二条城,见证了江户幕府的开始与结束这一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如今,这里有被指定为国宝和特别名胜的建筑物和庭园,其价值也被认可为世界遗产。
本文将为您简明介绍二条城的魅力。从宫殿和庭园等景点,到交通信息和历史背景,希望能对考虑游览二条城的游客有所帮助。
二条城位于京都市中京区,是江户时代初期由德川将军家族修建的城堡。这里有被指定为国宝和重要文化财产的建筑物,不仅被选为日本100名城之一,还被高度评价为世界遗产。作为一个集中了宫殿和庭园等景点的地方,可以一次体验历史和美的景点,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众多游客,成为京都的热门景点。城内分布着豪华的宫殿和庭园,呈现出历史与美并存的空间。
唐门位于二之丸宫殿的正面,是一座格调高雅的门,以唐破风造式的屋顶为特色。江户时代初期建造的现存大门象征着将军的威严和城堡的格调,作为宫殿的正面入口迎接访客。
这扇门以金箔和鲜艳色彩豪华装饰,正面雕刻有仙鹤,侧面雕有唐狮子,背面则是松竹梅等吉祥动植物,分别寓意和平、长寿和繁荣。其令人叹为观止的华丽风格,正是名副其实的二条城”门面”。
二之丸宫殿是江户时代将军在京都停留期间处理政务和举行仪式的正规居所,主要用作觐见和礼仪场所。它象征着将军与朝廷或诸大名之间的关系,作为城堡的核心存在扮演着重要角色。宫殿由六栋建筑组成,每栋建筑都按照明确的功能分工进行布局。
现在的建筑被指定为国宝,是二条城中最值得一看的景点之一。它传承至今的格式典雅的书院造风格建筑,内部装饰有狩野派绚丽的屏风画,令人目不暇接。屏风画根据空间不同而有不同的主题和技法,作为与建筑融为一体的艺术表现,其价值也受到高度评价。
其中,“大广间”是1867年德川庆喜宣布大政奉还的历史舞台。想象将军正襟危坐,重臣们伺立一旁的场景,就能切身感受到那空间中弥漫的紧张气氛和历史的份量。
此外,连接宫殿的走廊铺设有”黄莺地板”,走动时会发出声响。这被视为一种防盗装置,用来察觉入侵者,不仅外观美观,还兼具实用性和紧张感的结构。
二之丸宫殿是政治、文化、安全等各种角色交错的空间,正是二条城的核心所在。
二之丸宫殿东侧延伸的二之丸庭园是江户时代初期建造的池泉回游式庭园,被指定为国家特别名胜。以池塘为中心布置石组、松树和桥梁等,经过精心计算,使游人每走一步都能欣赏到不同景观的构成美,堪称庭园艺术的结晶。
这座庭园也是将军与天皇实际会面的历史舞台,其格调空间中弥漫的紧张静谧令人印象深刻。在二条城中,这里特别能感受到”精心布置的美”。
实际上,这座庭园在1626年曾是德川秀忠、家光父子迎接后水尾天皇的舞台。天皇踏入城内本身就是非同寻常的事件,这次会面象征着幕府与朝廷这两大最高权威的面对面。让人感受到历史静默紧张感的这座庭园,也是具有这种特殊背景的地方。
位于二条城中心的本丸宫殿,在过去因火灾烧毁后,于明治时代从京都御苑移建而来。历史上曾作为将军的私人空间或紧急时的据点使用,近代则被用作皇族的住宿设施。
经过从2007年开始的大规模修缮,2024年9月,终于时隔18年再次对公众开放。长期关闭的空间重获新生,近距离体验其雄伟风貌的珍贵机会备受关注。
西式玻璃窗和西式房间的设计等,明治时期西化的风格也是其特色之一。作为宫殿建筑虽然有些特立独行,但作为反映时代变迁的”二条城的另一面”,对历史爱好者和建筑爱好者来说都是一处值得一看的地方。
环绕本丸宫殿展开的本丸庭园,以草坪与池塘和谐融合的开放、宁静景观为魅力所在。虽是明治时代整修的庭园,却散发着衬托宫殿风格的静谧存在感。
虽然没有二之丸庭园那样华丽的布置,但这种含蓄的美正是本丸庭园的特色。置身于宽阔的草坪,会让人联想到曾经矗立于此的本丸天守阁的雄伟,感受到一种悠闲的时光流逝。
本丸宫殿也是一个能在宫殿与庭园营造的静谧中平静心情的地方。参观完热闹的二之丸区域后,值得在这里稍作停留的空间。
本丸南西有天守阁遗址。曾经耸立在二条城中心的五层天守阁于1750年因雷击烧毁,此后未再重建。如今只剩下石墙静静诉说着天守阁曾经存在的记忆。
登上天守台可以俯瞰城内广阔景色,直观感受城堡的整体结构和布局。石墙上刻印的质感和站在那里的风声,至今仍保留着昔日的风貌。
正因为失去了壮丽的天守建筑,这个地方留下了想象的空白。眺望脚下展开的空间,想象修城的意图和城堡的营生,仿佛消失的天守在心中重现,流淌着静谧而深味的时光。
昭和时期整修的清流园,是二条城中独具特色的庭园。西侧有配置石组、跳石和瀑布的传统日本庭园,东侧则是草坪铺展的西式庭园,在一个空间内可以体验完全不同的意境。
和风与洋风两种风格并存,是因为清流园在昭和8年(1933年)作为接待皇族的设施重新整修的背景。反映当时的品味,有意设计成传统与现代和谐的空间。因此,作为给人某种现代感的庭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特别是春天,园内种植的樱花盛开,柔和装点着和式石组与洋式草坪。在最佳观赏期,整个庭园沐浴在柔和的光线中,使访客眼前一亮。
此外,茶室"和乐庵"和书院”香云亭”等建筑点缀园内,在和乐庵可以一边品尝抹茶和日式点心,一边度过宁静时光。比起华丽更突显静谧与留白的清流园,特别推荐给成年游客参观。
二条城屏风画展示收藏馆是为保护和展示曾装饰在二之丸宫殿的真品屏风画而设立的设施。二之丸宫殿内的屏风画出于保存考虑都已是复制品,在这里可以在环境适宜的空间欣赏到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产的”真品”。
展出的是狩野派绚烂的花鸟图和松树画等兼具豪华与细腻的作品。能近距离体验金箔和颜料的发色、笔触的细腻等复制品无法呈现的质感,是最大的魅力。
展示内容会按主题更换,每次参观都能遇见新作品,这也是这个设施的独特之处。想要感受二条城艺术价值的游客,一定要光顾的地方。
二条城是1603年德川家康修建的城堡,作为将军在京都停留的据点而建造。对于重视与朝廷保持关系的家康来说,虽然将政治中心迁至江户,但在京都构筑的城堡既是权威的象征,又具有战略意义。
二条城此后也作为将军上洛时的住所和仪式场所使用,有时还举行与天皇的会面,成为展示幕府与朝廷关系的舞台。然后在1867年,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在此宣布大政奉还,二条城见证了长达260年的江户幕府画下句点的历史性时刻。
明治维新后作为皇室别墅使用,战后移交给京都市。1994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如今其建筑、艺术和政治历史价值获得全球认可。二条城在历史转折点上发挥了各种角色,真正是”应当传承的历史舞台”。
德川家康修建二条城 | |
后水尾天皇莅临二条城,整修二之丸庭园等 | |
天守阁因雷击烧毁 | |
德川庆喜宣布大政奉还 | |
成为皇室离宫 | |
赐予京都市,开始对公众开放 | |
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
二条城交通便利,从京都市内主要区域前往也很顺畅。
最近的是地铁东西线”二条城前”站,从2号出口出来就能看到城墙。从京都站搭乘地铁乌丸线到”乌丸御池”站,换乘东西线到”二条城前”站下车最为顺畅。所需时间约15~20分钟,如果使用电车,这是最短路线。
此外,从京都站乘坐市内巴士也很方便。乘坐京都市巴士9路或50路,在”二条城前”巴士站下车,就能到达东大手门前。对于地铁拥挤的时段或对换乘不安的游客,也推荐这种交通方式。
二条城在年末年初不营业。此外,二之丸宫殿和本丸宫殿各有参观休息日,请在参观前确认。
参观本丸宫殿需提前购买网络票并预约指定时间。
参观本丸宫殿需提前预约。与二之丸宫殿不同,无法在当日接待处入场,请注意。预约通过互联网受理,可从官方网站访问。(本丸宫殿参观预约·网络票)
预约名额有限,特别是在旅游旺季或周末,建议提前安排。即使没有预约,也可以参观外观和庭园。
入场券和二之丸宫殿参观券也可在现场票务中心购买,但提前购买网络票能避免排队购票,因此推荐使用。
门票分为3种,入城券是必须购买的。如果还想参观二之丸宫殿和本丸宫殿,需额外购买门票。
类别 | 费用 |
---|---|
一般 | 800日元 |
类别 | 费用 |
---|---|
一般 | 1,300日元 |
初中·高中生 | 400日元 |
小学生 | 300日元 |
6岁以下 | 免费 |
类别 | 费用 |
---|---|
一般 | 1,000日元 |
初中·高中生 | 300日元 |
小学生 | 200日元 |
6岁以下 | 免费 |
※ 网络票可在来访日30天前开始购买。
二条城是见证日本数百年历史的”会说话的城”。德川家康修建、庆喜宣布大政奉还的这个地方,是历史上重要转折点的舞台。
另一方面,宫殿中排列的狩野派屏风画和精心计算的庭园构成美,告诉我们这里既是政治舞台,也是文化和艺术精髓汇聚的空间。
近年来的修复使长期不对外开放的本丸宫殿重新向公众开放,二条城如今焕发出新的魅力。经历时代变迁仍在不断进化的姿态,根据参观季节和视角的不同呈现出各种表情。
在宽阔的庭园中感受静谧也好,在展示收藏馆接触真正的艺术也好。伴随历史的厚重感度过属于自己的时光,也是二条城的大魅力所在。
请您也一定要访问这个特别的地方,边走、边看、边倾听,感受二条城所诉说的”历史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