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棱郭:探索函馆的星形要塞
- 详细介绍函馆象征"五棱郭"的历史和魅力。深入了解这座戊辰战争箱馆战役舞台的星形要塞亮点。
最后更新:
位于鹿儿岛市中心、城山展望台和西乡隆盛像附近的照国神社,静静伫立于此。
这座供奉藩主岛津齐彬的神社,是引领日本现代化的名君相关圣地,也与日本国旗“日之丸”的诞生息息相关。
神社境内遍布着象征历史的景点,包括巨大的鸟居、“日之丸”由来碑、以及纪念戊辰战争的碑文等。
本文将带你了解照国神社的独特魅力,以及依然留存的明治维新足迹。

照国神社位于鹿儿岛市中心,供奉萨摩藩第十一代藩主岛津齐彬公。作为引领日本现代化的名君,他与国旗“日之丸”的制定有着深厚渊源。
| 项目 | 内容 |
|---|---|
| 主祭神 | 照国大明神(岛津齐彬公) |
| 接待时间 | 上午 9:00 - 下午 4:30 |
| 休息日 | 全年无休 |
| 所在地 | 〒892 - 0841 鹿儿岛县鹿儿岛市照国町19−35 |
| 官方网站 | https://terukunijinja.jp/ |
照国神社的境内遍布历史遗迹,如大鸟居、拜殿、岛津齐彬公像及戊辰之役战士纪念碑等。 这里让人能一次性感受到明治维新的重要印记。
照国神社入口处的巨大鸟居最先映入眼帘。

这座约20米高的石制鸟居,从远处也能清晰看到。虽然位于市区中心,却气势非凡。

作为鹿儿岛市内规模最大的鸟居之一,它也被视为照国神社的象征。

照国神社境内入口附近设有休息处“浩然亭”。


手水舍的竹筒流水清幽雅致,是参拜前净手净口之处。



此外,境内还设有触屏式导览显示屏,可查阅神社历史与景点信息。

深入境内可见神门与通往拜殿的参道。

拜殿为木结构建筑,周围铺有洁白的玉砂石,布局整齐庄重。


境内中央有一棵如展翅飞鸟般修剪的树,被称为“斋鹤”,是照国神社的象征。

近看枝条修剪细致,如同一只欲展翅高飞的仙鹤。

旁边立有“献木碑”,记载着此树是当地企业家感恩捐赠的纪念树。

碑文记载,树名“斋鹤”由公众征名确定,此树原为岛津齐彬时代所种,象征悠久历史。
历经岁月,这棵树凝聚着当地人对神社的信仰与情感,成为照国神社宁静祥和的象征。
穿过大鸟居后,可见“日俄战后凯旋纪念灯”。

此灯为纪念1904至1905年日俄战争的胜利,颂扬归国士兵而建。

厚重石灯与刻文静静传递百年前人们对和平的祈祷。
至今它仍静立一隅,诉说那段历史。
境内另有一座与日本国旗诞生密切相关的纪念碑。

照国神社的主祭神岛津齐彬公在幕末提出以日之丸作为日本船只识别旗的构想。

1853年,他建议幕府悬挂日之丸以区分日本与外国船只。翌年该提案被正式采纳,自此“日之丸”成为日本象征。
碑上刻有这段历史,让人理解这面国旗背后的萨摩精神与远见。
在宁静的神社内伫立其前,能深切感受到先人守护国家的志与自豪。
沿路深入,可见威严庄重的岛津齐彬公铜像。

作为萨摩藩第十一代藩主,他积极推动造船、炼铁与教育改革,被视为日本近代化的先驱。
他所培养的西乡隆盛与大久保利通,后来成为明治维新的核心人物。

像旁的说明牌详细介绍了他的生平与远见卓识。

他曾指出:“日本必须团结一致,建设富强之国。”在此理念下推动的“集成馆事业”,成为日本现代工业的起点。

岛津齐彬像旁矗立着纪念戊辰战争牺牲萨摩藩士的“戊辰之役战士纪念碑”。

碑上刻有为实现明治维新而牺牲的志士姓名。


戊辰战争(1868〜1869)是幕府军与新政府军之间的内战,新政府军以萨摩藩为核心取得胜利,日本由此迈向近代国家之路。

碑旁设有说明牌,介绍建碑背景。


照国神社是供奉岛津齐彬公的鹿儿岛代表性神社,与日本近代化及国旗制定有深厚联系。
从城山展望台、西乡隆盛像或鹿儿岛城遗址步行即可抵达,是旅游路线中极佳的一站。
尤其从城山展望台下行即可到达神社,可与周边景点一并游览。
这里汇聚了与明治维新相关的众多史迹,是体验鹿儿岛历史文化的绝佳之地。

与戊辰战争相关的文章: